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精神,更好地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纲要、全国教育大会相关指导方针,特举办贵州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经过推选结果,决定推荐谢海波老师参加贵州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
谢海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中国化学会纤维素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负责人。2006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2010年2月分别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从事博士后与初级研究员工作。2010年3月通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级百人计划”人才引进回国工作,任大连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生物能源研究部任项目研究员。2015年3月,通过“学科学术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贵州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工作。
谢海波老师发表SCI论文70余篇(他引2000余次);主编英文专著1部,参与9部;申请专利30项(授权4项);邀请报告21次;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一届纤维素学术研讨会-纤维素绿色转化分会主席、第30届美国环境毒理与化学年会 “绿色生物炼”分会、2015泛太平洋地区化学会议木质素转化分会共同主席。承担本科生《有机化学》、《生物质能工程》,研究生《高分子分析表征技术》、《高分子材料分子设计与合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
获中国化工学会2014年“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青年创新奖(排名第一);
获2014年中国林学会“梁希”青年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
2012年大连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三);
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职业启动奖;
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四);
2016年贵州大学卓越基金二等奖;
材料与冶金学院“维特高杯”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古语有云:“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为人师,不仅要“智如泉涌”,更重要的是“行可以为表仪”,对学生给予学业上的帮助,为学生提供人格上的营养。材料与冶金学院的谢海波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德行兼备的老师。在学术上,谢海波老师无疑是严格的,这不仅是话语上的严厉,更是态度上的认真。从每年入学之初的团队培训,到后来的论文发表,谢海波老师无一不是事必躬亲。他夜以继日的奋斗在自己办公室帮学生修改论文;他组织邀请、亦或是带团队出去参加国际性和国内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让学生时刻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命脉。一次次叮咛,一回回督促,日日夜夜,点点滴滴,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辅导。他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及对导师工作的要求,用实际行动向学生诠释什么是孜孜不倦、严以律己,并教会学生们如何端正心态钻研学术,如何成长进步。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谢海波老师旨在培养一批批能为社会踏实肯干的青年学子。他不仅注重硕、博士研究生的综合培养,而且对本科生的引导与栽培也是竭尽所能。他一直鼓励工科类本科生,要通过实验课或参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实践,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同时,他还建议本科生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有比较明确的短期目标和比较模糊的长远目标,扎扎实实学好各门专业课,注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谢海波老师不仅是学术上的启明星,也是日常生活中的良师益友。生活中,谢海波老师平易近人。他在贵州大学的四年里,总是通过各种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走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谢海波老师坚持躬耕术业、治思于学、精益求精、好学奋进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影响着材料与冶金学院每一位学子。谢海波老师坚持“人师表源于心,诲人不倦践于行,因材育人精于教,授人以渔成于效”的教学宣言,为同学们指点迷津,倾囊相授,积极践行着一位师者的职责。
文字 | 材料与冶金学院邓璐璐
图片 | 材料与冶金学院裴敏
编辑 | 编辑部张超
审校 | 编辑部覃海
新闻丨通知丨美文丨公告
投稿邮箱:guiyanxinwenshe@163.com